“微創新”案例展播⑩ | 訴前鑒定與訴前調解銜接機制

主要內容
仙桃法院針對交通事故、人身損害、建設工程等糾紛案件因鑒定程序導致審理周期長、成本高、調解率低的問題,探索創建“訴前鑒定與訴前調解銜接機制”,推動司法鑒定“端口”前移,促進訴前鑒定與訴前調解的深度融合,成功入選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仙桃市“小切口”改革優秀案例。
具體舉措
一突出“三個強化”
強化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成立由黨組書記、院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審議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會商工作舉措。
強化建章立制,明晰工作流程。先后制定《訴前鑒定工作實施辦法》等系列制度,明確訴前委托鑒定適用范圍、啟動程序和訴前調解流程等,確保試點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強化部門協同,發揮聯動作用。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細化流程銜接,推動訴前鑒定、訴前調解流程清單化管理。
二注重“三個靠前”
引導靠前,耐心答疑解惑。將訴前鑒定宣傳工作前置,制作訴前鑒定宣傳手冊,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宣傳欄,引導當事人及時向法院申請訴前鑒定。
服務靠前,用心解決訴求。在訴訟服務大廳設立“訴前鑒定申請”窗口,安排專人為當事人提供咨詢答疑、訴前鑒定辦理等“一對一”專項服務,實現“一個窗口辦理、一條龍服務、一次辦好”。
調解靠前,悉心定分止爭。充分發揮“交警部門初調+人民調解委員會協調+法院道交團隊速裁”的道交一體化平臺優勢,實現公安、司法、保險、鑒定機構系統對接、資源整合、數據共享,道交案件調解成功率47.89%。
三創新“三個銜接”
示范帶動實現案件類型有效銜接。推廣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件辦理成功模式,推進類型化糾紛訴前解決。組織40余名特邀調解員聯動開展糾紛調處工作,對已達成訴前調解協議的案件,由承辦部門1天內完成司法確認并免交或減半收取案件受理費,讓當事人省時、省力、快捷結案的同時又可低成本解決糾紛。
精簡時限實現鑒定流程有效銜接。靈活精簡鑒定流程,在當事人就鑒定前期事項達成一致意見時,迅速啟動委托鑒定,進一步提升鑒定效率和訴前調解成功率。
細化分流實現審判環節有效銜接。推行立案審查、訴前調解、訴中審理三級分流模式,將訴前鑒定從申請至委托時間縮短至5天以內,鑒定結果確定后,對3天內不能達成訴前調解協議的,及時轉入訴訟程序。訴前調解案件平均辦理周期相比訴中調解案件減少近30天,訴前調轉入訴中案件相比普通案件審理時長平均減少15天。
工作實效
截至目前,仙桃法院共受理訴前鑒定案件364件,啟動訴前質證程序355件,完成鑒定流程294件,調解成功案件138件,調解成功率46.94%,案件平均辦理周期縮短18天。
培育計劃
一統籌問題導向與體系建設
著力解決在機制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破解機制建設工作運行難題,進一步積極借鑒在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類型中,訴前鑒定與訴前調解銜接機制的經驗做法,成立道交、醫療、合同等類型化訴前調解小組,將訴前鑒定與訴前調解銜接工作量計入法官或者司法輔助人員工作量,進一步激發工作積極性。
二統籌創建試點與繁簡分流
在已有的試點基礎上做好統籌規劃,在銜接機制運行過程中做好案件甄別和情況備注,聚焦實體對接,接力化解矛盾。根據案情標記“普案”與“繁案”,為不能調解的案件進入審判階段打通道路。
三統籌訴前鑒定與多元解紛
不斷完善多元解紛配套機制,加強府院聯動,實現法院、司法局、公安局、總工會各種調解資源之間的信息聯通、糾紛聯調、力量聯動,構建高效暢通的基層矛盾糾紛調處體系,及時向黨委、政府提出建設性防范建議,提升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工作的水平,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