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攻堅|“去看看我們惦記的那個孩子”
藍天白云,油菜花香。清澈池塘邊,青青老槐樹下,一間破舊無窗的老房子顯得格外黯淡無光。
從白雪皚皚盼至春和景明,執行法官再次踏上了探望之路……
“我連做夢都在想,這個案子該怎么結!母親已去世,父親又無力履行撫養費,這個智障孩子該怎么辦?”尚未為人父的年輕執行法官張緯龍,整天都在惦記著一個叫小勇的“孩子”。
小勇(化名)出生于2002年,雖已22歲成年,但因其在兩歲時不幸溺水導致智力障礙,心智一直停留在兩歲階段,生活也無法自理。
小勇母親因傷心過度精神失常,在他17歲時去世;父親方某為了生計,在小勇6歲時外出務工,但一去不返,杳無音信。
小勇一直由年邁的外祖父陳某撫養。
如今陳某已年近90歲,自知撫養能力實在有限,無奈將小勇的父親方某訴至監利法院,經審理后法院判決方某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給陳某85000元(代為撫養小勇的撫養費)。
此后方某未按生效法律文書履行義務,陳某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執行法官張緯龍和申晶晶拿到案卷后,第一時間向被執行人方某下達執行通知書,但方某仍未按照法律文書履行撫養義務,且始終聯系不上。
執行法官多次上門看望陳某和小勇祖孫二人。事到如今無人能提供方某的準確線索,如何切實解決小勇的撫養問題,這一難題一直縈繞在執行法官的心頭。
“馬上要下凍雨了,小孩的事情耽誤不得!”
2024年春節過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監利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崔義明帶著張緯龍、申晶晶旋即趕往汴河鎮剅口村,四處尋找被執行人方某的下落,經多方打聽仍只知道方某多年前外出務工,便沒了下文。
按照法律規定,方某下落不明,監護責任無法實質轉移,案件執行不能,但小勇今后的生活該如何得到保障?帶著關懷和牽掛,執行干警再次到申請人陳某家中,了解小勇身體狀況。
經執行法官和院領導多次專題研討,并與多部門聯系溝通,最終確定了一個相對穩妥的解決辦法:將小勇送至監利市心理醫院住院接受長期治療。
2024年4月9日,執行干警同心理醫院醫生一道前往小勇家中,經過會診判斷小勇初步符合入院治療的條件后,立即聯系鎮綜治中心、村委干部,共同見證陳某向心理醫院出具書面材料,同意將小勇送院治療。
4月24日,在執行干警、汴河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以及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村委書記共同見證下,小勇被順利收入監利市心理醫院住院治療。
目前小勇每月的低保、殘疾人補貼和生活補貼共800元可供每月的治療費用。
為了防止小勇今后發生重大疾病,切實保障殘障群體權利,經執行干警耐心溝通,陳某同意將法院依法凍結扣劃被執行人方某名下的存款1.7萬余元用于小勇今后的住院費用,后期執行到的款項也將全部用于保障小勇的生活。
“把我的孫伢安置好了,我死也閉眼了,你們這是做好事啊!”小勇的外祖父陳某眼角含淚。
“小勇得到了妥善安置,也是了卻了我們的一樁心愿,您也要照顧好自己……”執行干警寬慰道。
夜色難免微涼,前行必有曙光。
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征途中,執行法官們永遠懷著一顆熾熱的心。
涉民生案件事關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切身感受,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今年以來,監利法院執行局集中開展多次“荊楚雷霆2024”專項執行行動,聚力攻堅執行一批涉民生案件,取得了良好實效,努力托起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