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實踐與教學科研“雙向奔赴”“雙向賦能”
——湖北省法院與華東政法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踐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與政法院校合作,11月22日,湖北省法院與華東政法大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雙方圍繞法治人才培養、法治理論與實務研究、人才交流與黨建共建等領域達成多項合作共識,共同推動司法實踐與法學教育深度融合。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肖凱,湖北省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出席會議并講話。

簽約儀式上,在游勸榮院長、肖凱校長等領導的見證下,華東政法大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虞瀟浩與湖北省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趙文革共同簽署《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與華東政法大學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合作是雙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國部署的重要舉措,旨在充分發揮法治實踐平臺與高校理論資源的雙重優勢,共同推進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創新,構建常態化、機制化、可持續的院校協同發展新格局。
肖凱校長對湖北法院在長江司法保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多個關鍵領域所取得的顯著工作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華東政法大學始終堅持以服務國家法治建設和地方發展為己任,以“需求導向、實踐賦能、產教融合、特色彰顯” 為核心思路不斷優化學科布局、做好院校改革,努力為法治中國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與湖北法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既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也是基于彼此優勢的戰略互補,更是該校推動法學教育與司法實踐深度融合的關鍵一步。
他指出,湖北法院擁有豐富的審判實踐資源、典型的司法案例和優秀的審判業務專家,這些資源為法學教育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素材和真實的應用場景。此次協議的簽署,將為雙方在法治人才培養、司法案例共同開發、實務課程共建、重大法治課題聯合攻關以及人才雙向交流等方面開啟更廣闊的合作空間。學校將充分發揮其學科優勢和科研力量,與法院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打造法治人才培養 “新高地”、構筑法治研究 “強陣地”、構建長效協同 “新格局”,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大的力量。
游勸榮院長對華東政法大學長期以來在各方面對湖北法院工作的關心、支持、幫助與監督表示感謝。他指出,華東政法大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多年來為全國各地法治隊伍建設輸送了一大批專業扎實、作風過硬的高素質法律人才,為法治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人力與智力支撐。他希望雙方以此次簽約為契機,推動形成審判實務與法學教研“雙向賦能”的良性機制,共建高水平實習實踐基地、高質量教學案例庫、高層次人才培訓平臺,依托高校優質教學資源,開展法院干警業務素能提升專項培訓,優化法院隊伍知識結構和專業水平。
他強調,法院豐富的司法實踐資源可為高校教學科研提供源頭活水,高校的理論創新成果和人才優勢也能為法院審判執行、司法改革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撐。雙方將努力構建起常態化互動機制,圍繞司法實務難點、法治建設重點開展聯合攻關,共同提升法治人才培養質量和司法履職水平,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新篇章注入更加強勁的法治動能。
游勸榮院長希望華東政法大學專家學者充分發揮理論水平深厚、知識儲備豐富以及社會聯系廣泛等優勢,對湖北法院加強監督,助力法院彌補短板、改進不足。
湖北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覃文萍主持會議。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虞瀟浩,國際法學院院長杜濤,刑事法學院教授焦艷鵬,學校辦(社會協同合作處)副處長王美麗,湖北省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趙文革,二級巡視員李小菊等參加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