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設:法院“智慧” 群眾實惠

2016點睛
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習近平
要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審判執行、服務司法管理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設“智慧法院”,盡快建成以大數據分析為核心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周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的大背景下,實現司法服務的“零距離”溝通、即時性互動、無障礙共享,已成為新時期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進法院信息化3.0版建設,依托大數據技術,完善信息基礎設施,推動實現各類信息全面覆蓋、移動互聯、跨界融合、深度應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
三大平臺:促公開 保透明 立公信
近年來,司法公開三大平臺——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建成運行。
自2014年1月1日起,全國各級法院生效裁判文書陸續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截至今年3月1日,已公布裁判文書1577萬多份,網站總訪問量達到4.83億人次,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網。
通過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當事人可以查詢到案件進展到什么程度,到哪個節點;在北京等地,當事人還能通過手機APP接收案件流程信息推送。
通過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當事人可以查詢到被執行人的相關被執行信息,不僅促使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義務,也有利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用懲戒。
基礎設施:全連通 全覆蓋 全開通
一年來,人民法院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得以加強。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統一指導下,已實現全國3512個人民法院網絡全連通、數據全覆蓋、業務全開通。
全國建成1.8萬個科技法庭,實現重要案件“每庭必錄”;建成2160余套遠程訊問系統,實現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人民法院和看守所之間的遠程訊問。
最高人民法院與財政部、公安部等6個單位建立點對點連接,與20多家金融機構和航空、鐵路等部門建立總對總連接,23個高級人民法院建立與相關部門的點對點或總對總連接,初步實現信息報送、信息共享、執行查控和信用懲戒等業務協同。
一年來,全國99%的人民法院建成案件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審判活動主要流程節點信息的網上流轉和卷宗的數字化管理,并為法官提供法規查詢、案例指導、量刑參考、一鍵排版、智能糾錯等審判支持智能服務,促進統一裁判標準。
一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信息集控管理中心,具備即時收看全國四級法院庭審直播、彼此交流會商、數據集中管理等功能。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搭建人民法院數據集中管理平臺,已經匯集全國近4年6300余萬件案件數據和3400萬份裁判文書,并以日均5至6萬起案件數量遞增。17個高級人民法院建成信息管理中心和數據集中管理平臺,利用數據開展動態分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司法建議。
電子法院:網絡化 在線式 “數據跑”
隨著各地電子法院建設的推進,各級人民法院創新訴訟服務模式,探索建立電子法院,通過互聯網辦理訴訟業務,變“群眾跑”為“數據跑”。
吉林法院打通互聯網和法官工作平臺,全方位、全流程、在線式支持網上立案、取證、審理、質證、執行和申訴,推進審判方式變革。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確定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濱江區人民法院、余杭區人民法院作為電子商務網上法庭試點,分別審理互聯網金融及網上支付糾紛、著作權侵權糾紛、網上交易糾紛及其上訴案件,打破空間局限,實現起訴、調解、立案(管轄異議)、舉證、質證、開庭、判決等各訴訟環節的全程網絡化。
與時同頻
劉玲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律師協會副會長
如今法院訴訟服務高效快捷、方便周到,緊扣群眾需求,創新服務渠道。微信、微博、互聯網網站、12368語音系統、案件短信提示、微信平臺、微網站真正實現了與“互聯網+”時代同頻。
用手機就能在當地法院網上立案、查詢案件信息,在鹽城法院,當事人成功立案后,即可獲得與案件唯一對應的一串查詢編碼,這組查詢編碼就是案件的“身份證”。無論是在鹽城法院訴訟服務網,還是在微信平臺、微網站,當事人只要輸入這串號碼,隨時可以查詢案件信息、了解案件進度、約見法官、收轉材料……而且,這些服務一旦啟動,每一個流轉節點都會有短信發送給相關當事人。多個入口、統一數據、統一答復,極大地方便了應訴群眾和律師。
高效便利
樊蕓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評估咨詢集團董事長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從立案、接待、開庭到執行,都有一整套的智能化服務系統,讓參與訴訟活動的當事人更加高效便利地感受到了公平正義。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落實到司法中的體現。我為徐匯法院的信息化建設點贊。
一進徐匯法院就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大樓入口處的兩臺觸控導覽機可以讓人們在屏幕上看到從當前位置到達立案大廳、法庭或其他審判區域的三維路線圖,并可打印相關路線指引圖,還可提供開庭信息查詢、給法官留言等服務。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強了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很好地提升了法院和法官的形象。
公開透明
孫秀芳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晨朗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來北京開會前兩天,我剛去了江蘇省海安縣人民法院調研,最大的感受就是法院依托信息化建設開展的許多便民舉措都做得非常好。
法院辦案是否規范、案件處理是否公正等問題,一直是群眾關注的熱點。海安法院實現了庭審同步錄音錄像、同步記錄、同步顯示庭審記錄“三同步”,而且每庭必錄、長期保存,只要當事人申請便可提供光盤刻錄。我去的時候正好看到一名書記員為當事人刻錄庭審錄像光盤,這個舉措讓老百姓很滿意,一張小小光盤,體現了法院的公開透明,也體現了法院主動接受監督的態度,切實增強了老百姓對案件審理公平正義的“獲得感”。(屠少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