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 為基層社會治理貢獻司法力量
——游勸榮院長到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街道調研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為貫徹落實省委關于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部署,6月8日下午,省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到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街道調研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召開座談會聽取轄區有關情況介紹和基層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情況匯報。
調研中,游勸榮院長指出,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層的單位,處在推進社會治理、促進平安建設、服務鄉村振興的最前沿,承擔著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基層社會穩定、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職責,在人民法院整體工作布局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全省法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加強人民法庭建設,充分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進平安建設,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貢獻司法力量。
就進一步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游勸榮院長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要深化思想認識,不斷增強做好人民法庭工作責任感使命感。要深刻認識更加注重強基導向、強化人民法庭建設的重大意義,把握人民法庭工作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二是要更新司法理念,嚴格公正司法,全力護航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始終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貫穿人民法庭工作始終,大力弘揚“馬錫五審判方式”等人民司法的優良傳統,緊扣新形勢新任務對司法供給的新要求,依法妥善審理涉經濟、涉民生、涉“三農”等糾紛案件,最大限度地便利人民群眾訴訟。
三是要主動延伸職能,增強法治共同體意識,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合唱。社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協同發力。要緊緊依靠黨委領導,會同相關部門建立“1+N”糾紛聯動化解機制,將各類社會調解資源引入人民法庭,按照專業化、集成化、一體化的思路推進訴調對接機制建設,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要主動聯系鄉鎮黨委、綜治部門,推動法庭庭長與村長、鎮長、派出所所長、司法所所長“五長”聯合辦公,實現對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群眾訴求早知曉、早預防、早化解,努力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武漢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太平主持調研座談會。江夏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柳新出席座談會并講話。江夏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建新匯報轄區基層人民法庭工作開展情況。江夏區五里界街道黨工委書記、綜治辦主任、派出所、司法所、界鎮社區負責人參加調研座談會并發言。
省法院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武漢中院、江夏區委和江夏區法院相關同志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