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贏”商(4)| 金石為開!古老的青銅會說話
“讓古老的青銅開始說話,打造有故事、有溫度、有內涵、有文化的石開工藝品牌……”
近日,大冶法院裁定批準大冶石開工藝青銅鑄造公司(以下簡稱石開工藝)重整計劃草案,順利終結破產重整程序。
在歷經7年的“生死渡劫”后,石開工藝與一墻之隔的中強包裝公司融合重生。
走進石開工藝,仿佛走進藝術的殿堂。在占地2.2萬平方米的廠區內,各種石雕像和銅鑄件栩栩如生,或氣勢磅礴,或精致細膩,或玲瓏剔透,堪稱藝術瑰寶。
“文化名片”成“燙手山芋”
石開工藝成立于2003年12月,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授權文物復制生產廠家、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生產基地,依托“青銅故里”“古建之鄉”大冶深厚的文化底蘊,主要從事青銅鑄造、青銅器國寶仿(復)制、石雕工藝、青銅文化和雕塑藝術品創意、制作、傳播和開發等,產品遍及全國,并出口美國、日本、尼泊爾、馬來西亞等國家,其作品多次赴海外參展,被省、市級政府授予“十大文化產業”品牌、十大地方特色品牌。
在眾多藝術作品中,四件高2.8米、長8米的3D高浮雕模具尤為引人注目,令人嘆為觀止。
孫悟空大鬧天宮、劉姥姥進大觀園、108將……這四座浮雕精彩呈現了《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這四大名著的經典故事。
“這是2016年為黃石園博園主展館量身定制的藝術作品。作品現身后,曾轟動一方。”原石開工藝高管許文舫一邊擦拭模具一邊回憶說,這些作品極具藝術價值,一旦公司破產,許多青銅工藝和作品將會失傳。
然而,就是這張城市“文化名片”,卻成為大冶亟待處理的“燙手山芋”。2017年7月,石開工藝因快速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被迫停止營業,關聯涉訴和仲裁案件80余件,涉執案件38件……一時間,石開工藝如大廈將傾,岌岌可危。
鑒于石開工藝不能清償到期債務,2022年4月,大冶法院將石開工藝執行案件移送黃石中院進行破產清算審查,同年5月26日, 黃石中院裁定受理石開工藝破產清算申請,6月16日,裁定該案移送大冶法院審理。
一旦進行破產清算,曾經輝煌一時、承載和傳播燦爛青銅文化的龍頭企業,便會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債權人”變“投資人”
“我兒子沒錢上學!”“攢了大半輩子的錢打水漂了!”“拖欠的材料錢不給,有病不能治!”由于辦公樓、廠房等建筑物老舊,石開工藝變現價值極低,部分債權人害怕破產清算后一分錢也拿不到,紛紛到法院討說法,甚至上訪。
“該案涉及債權人197人,職工49人,事關大冶青銅文化、營商環境和民生保障。”大冶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敬濤多次召開研判會,要求全力挽救瀕危企業,最大限度安置職工,擦亮城市名片!
考慮石開工藝具有一定的運營價值,有挽救、重整的可能,2023年7月,大冶法院召集部分債權人舉行聽證會,裁定對石開工藝進行重整,并成立工作專班,指定破產管理人,選派辦案經驗豐富的破產審判團隊負責人郭剛帶領團隊辦理該案,進駐石開工藝,指導破產管理人核查資產、審核債權,完成資產債務清理,為招商引資做好準備。
因融資難度極大,資金問題一度成為重整“攔路虎”,幾家戰略投資人都打了退堂鼓……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一位特殊的債權人引起了審判團隊的注意。該債權人是中強包裝公司實際控制人,該公司與石開工藝僅一墻之隔,主要從事木材加工、木雕銷售等,與石雕、銅雕等屬同類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補性。何不引導債權人轉變為參與自救的投資人?審判團隊終于在一團亂麻中理清了頭緒。
然而,中強包裝公司對石開工藝未來發展缺乏信心,審判團隊多次上門溝通均無功而返,重整工作再度陷入僵局。
大冶法院通過府院聯動機制,報請大冶市委、市政府支持,大冶市政府、經信局、優化辦針對石開工藝重整給予精準和專項激勵政策加持。中強包裝公司實際控制人最終同意出資收購石開工藝,很快將重整投資第一期資金1000萬元匯入管理人賬戶。
“中強包裝公司實際控制人和他兒子熱愛青銅文化,他們愿意投資,更多的是一種情懷!”破產審判團隊負責人說。
“扶上馬”還要“送一程”
2023年12月12日,大冶法院再次召開債權人會議, 除普通債權組未表決通過重整計劃外,其他債權組均高票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按照重整計劃債務清償方案,有特定財產擔保的債權、職工債權、稅收債權、社保債權均將得以全額清償;197戶普通債權人受償率將大幅提升,38起涉訴涉執案件得到及時化解。
大冶法院認為,重整計劃草案對普通債權組的清償比例優于破產清算程序獲得的清償比例,是化解石開工藝債務危機的優選方案,遂依據破產法相關規定,裁定批準該草案。
為防止“一破了之”,破產審判團隊持續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一方面聯合政府職能部門合力推動“放水養魚”、信用修復、稅費繳納、權屬登記等柔性措施落地,為企業“回血”爭取時間、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對破產重整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問效,與殷祖古建等公司聯系,協助建立古建筑優勢資源“朋友圈”,探討新的合作模式,使石開工藝從破產危機中突圍與嬗變。
金石為開的“涅槃重生”
重生的石開工藝通過線上+線下運營模式,構建了短視頻培訓學校+大冶銅綠山文化故事+創意產品+直播帶貨的新銷售格局,通過工藝作品展現大冶青銅文化,發展前景看好。
“大冶是青銅文化的發源地,石開工藝在打造大冶青銅文化品牌上開了先河,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品牌就是價值,就是商機……”投資人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拆除隔離的圍墻,剝離時光的銹跡,重整文明的碎片……經過一段時間的整修,石開工藝已初步具備生產條件,原有的業務團隊已陸續回歸,正著手試運營投產。投產后,年產值有望實現2000萬元。
漫步石開工藝,“九頭鳥”和“飛鳳”正欲展翅翱翔,敲擊一尊尊優美的青銅雕像,嗡嗡作響,仿佛是歷史的回聲,又如金石所開的交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