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將于11月在武漢舉辦
——第四屆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組委會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
3月18日下午,第四屆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組委會第一次籌備會議在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長江海商法學會、武漢大學法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理論研究(武漢大學)基地等六家主辦單位就論壇籌備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上,組委會各成員單位圍繞第四屆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對論壇籌備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會議指出,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已成功舉辦三屆,產生了一批卓有成效、有助于推動長江司法保護的理論成果,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湖北省委的充分肯定,這得益于成員單位和有關各方精誠協作、密切配合。武漢高校林立,眾多法學家匯聚,法學教育與研究資源豐富,是論壇召開的得天獨厚優勢。湖北坐擁1000多公里長江岸線,守護長江生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法律責任、社會責任,更是歷史賦予的使命,必須全力以赴,將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做出成效 。
會議指出,長江的保護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于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長江,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北考察,強調“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不僅是對長江大保護工作的殷切期望,更是對致力長江司法保護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和各界人士的極大鞭策與巨大鼓舞。在當前新形勢下,論壇聚焦這一主題,積極行動,意義重大,既符合黨中央和總書記對我們工作的要求,也與湖北當前發展需求高度契合。要充分認識論壇舉辦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辦好論壇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任務上心、責任上肩,以擔當奉獻和攻堅克難的精神和態度,高標準做好論壇各項籌備工作,努力營造理論界與實務界、行政執法與司法部門之間思想碰撞和觀念交鋒的良好氛圍,努力打造國際化、常態化、高質量、有影響力的論壇品牌,形成高標準、高質量的重磅論壇成果,為推動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和長江流域治理現代化搭建高端交流平臺。
會議要求,要高標準、高質量辦好論壇,在邀請參會人員時要注重專業性、代表性、廣泛性,要主動邀請環境資源領域的知名專家和實務代表、杰出青年學者和域外相關領域專家人士參加,提升論壇的權威性和行業影響力。高質量的論文是論壇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要嚴把質量關,堅持公開公正、寧缺毋濫的評選原則,推出一批高標準、高質量、確有貢獻的重磅成果。要激勵更多的年輕法官、湖北法學界青年學者參與論壇,激發他們投身長江司法保護研究的熱情。
會議要求,在推進第四屆長江司法保護論壇相關籌備工作中,要進一步強化論壇組委會的綜合協調能力,以長江司法保護為旗幟,匯聚各方力量,整合資源,形成強大合力 ,提升工作成效。
會議強調,為推動第四屆長江司法保護論壇邁向更高水平,要加強創新,在技術運用、內容策劃、論壇保障等方面全面創新,打造獨一無二的活動特色。要有更寬的視野,在研討長江司法保護和環境修復問題時,不能局限于司法范疇,要將立法、執法等關聯領域納入研究視野,以更宏觀的視角剖析問題,吸引法學、環境科學、行政管理等多領域專業人士共同參與,碰撞出多元思維火花。要追求實效,要緊緊圍繞為司法實踐提供堅實理論支撐這一核心目標,致力于形成一批高價值司法建議,精心梳理具有示范效應、可入庫留存的典型案例。要拓寬論壇成果展示渠道,促進論壇理論、實踐創新成果應用推廣。
會議要求,要加大論壇宣傳策劃力度,創新宣傳形式,進一步放大論壇的綜合效應和外溢效應,努力打造國際化、常態化、高質量、有影響力的論壇品牌。要加強媒體合作,善于“借船出海”,及時對論壇進行全方位、多平臺宣傳報道。要充分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推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深度融合,通過形式創新、精準運用多元平臺,將學術研討活動中專家學者的前沿觀點廣泛傳播,進一步提升活動的行業影響力與社會關注度,為長江司法保護凝聚更廣泛的社會共識與支持力量,講好“共抓大保護”的司法實踐故事。
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組委會成員單位代表長江海商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侯振坤,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秦天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司鐸,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胡幫達出席會議。
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覃文萍主持會議。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旗,省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趙文革出席會議。第四屆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組委會相關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據介紹,第四屆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將于今年11月在武漢舉辦,屆時將廣邀國內外環境資源司法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相關實務界代表、優秀論文作者聚首長江畔,碰撞思想火花,共譜長江司法守護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