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榮明:扎根基層苦也甜
(《十堰日報》特約記者:王銳 通訊員:曹茂玖 陳娟)阮榮明是鄖西縣人民法院香口法庭庭長。23年前,他從學校畢業后,一頭扎進鄖西的深山,先后在該縣6個偏遠鄉鎮的人民法庭工作二十多年。為了辦案,他耽誤了帶兒子就診的時機,致使他的孩子落下殘疾。如今,他經手辦理的案件超過3000件,獲得許多榮譽,可他依然選擇扎根深山、服務基層。
扎根基層苦也甜
1992年,20出頭的阮榮明從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鄖西縣人民法院景陽法庭工作。當時,景陽鄉交通閉塞、較為貧困,整個鄉連一臺打印機都沒有。為了打印文書,阮榮明只好每個月去縣城一次。遇到雨雪等惡劣天氣,從景陽鄉到縣城一個來回需要整整3天時間。
1994年冬天,為了辦理一件糾紛案,阮榮明和同事一大早從景陽法庭出發,翻山走了50多公里路。返回法庭途中,夜幕降臨。當晚,阮榮明和同事在老鄉家借宿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他們悄悄將20元錢留在老鄉家又繼續趕路。路上又調解了3起案件,夜色再次降臨時,他們還沒趕到法庭。他們只好搭乘一輛老鄉的拖拉機,用隨身攜帶的手電筒幫司機照明,半夜才趕回法庭。
類似的經歷在阮榮明身上不知發生過多少次,騎車在路上遭遇車禍、大半夜在山里迷路等是常有的事。
1997年3月,阮榮明調往鄖西縣人民法院香口法庭工作,2005年他調到湖北口法庭任副庭長,2010年他被調往店子法庭任庭長,2014年3月他又被調回香口法庭并任庭長。
22年間,他所任職的鄉鎮大部分是鄖西縣最偏遠、貧困的地方。但每到一處,他都能與當地百姓打成一片。至今,阮榮明還經常在深夜接到之前工作過鄉鎮的群眾打來的求助電話。遇到這種情況,他都會耐心地了解情況,想辦法妥善解決。
傾情為民結真情
阮榮明時時處處為百姓著想,歸他管的他管,不歸他管的他也管。當事人東西丟了,他會幫忙追回,村民孩子在外地出了事,他以個人身份幫助解決。
2013年5月29日,阮榮明開庭審理一起離婚案。結果案子審到一半兒,當事人李某突然請求休庭,原來她隨身攜帶的手機和錢包落在了搭乘的車上。阮榮明立即宣布休庭,并叫上書記員和司機,帶著當事人一路向陜西方向追了100多公里,才把李某搭乘的面包車追上,李某的手機和錢包里的6000多元現金被如數找回。
2013年11月,阮榮明遇到了一起特殊的離婚案件。李某2009年因車禍受重傷后癱瘓在床,家中有年邁的母親和尚未成年的孩子。妻子祝莊翠想改嫁卻又拋不下臥床不起的李某,同時她改嫁一事也受到李某叔叔們的阻攔。這起離婚案最后交到阮榮明手上。受理案件后,阮榮明反復給各方做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祝莊翠最終帶著癱瘓的“丈夫”李某改嫁給了鄭某,同時鄭某還答應跟祝莊翠一起照顧李某及其母親。
面對親人多愧疚
這些年,阮榮明把精力幾乎都用在了鄉親們身上,面對家人,他滿心愧疚。
1996年5月,阮榮明和妻子結婚。從那時起,兩人便長期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
1997年8月,阮榮明的妻子臨產,在縣人民醫院僅呆了一天就出院回家了。本指望阮榮明能在家好好照顧幾天,可第二天,阮榮明就外出辦案了。阮榮明后來回家才知道,孩子因突發疾病被送進了醫院。 “當時這家醫院的醫生都說孩子沒救了,后來我們找了一輛農用車,才把孩子送到縣人民醫院搶救,可惜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孩子昏迷了一個多星期才醒過來。”說起這事,阮榮明的妻子泣不成聲。現在,阮榮明的孩子已經17歲了,但因為當時醫治不及時,落下了二級殘疾。體弱多病,記憶力很差,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多年來,阮榮明辦理的案件沒有一件因處理不當引發上訴、上訪等情況。也正是如此,周圍的群眾都信任他。他到另一個法庭工作后,之前所在地的群眾有了事仍然打電話請他解決。
“既然選擇了法官這個職業,就要對得起這身制服。”這是阮榮明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還經常告誡身邊的年輕同志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多年來,各級組織先后授予阮榮明“辦案能手”、“先進工作者”、“十佳政法干警”、“執行工作先進個人”、“全市首屆十佳法官候選人”等榮譽稱號。2013年3月,他被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記二等功一次。2014年7月,他又當選鄖西縣首位基層“最美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