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聚焦”優化大學之城法治化營商環境
大學之城,智匯洪山。2023年以來,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錨定發展大局,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強化“四個聚焦”司法保障,為轄區營商環境優化和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首義律師事務所主任謝文敏
圍繞如何為建設高品質大學之城和高質量創新發展核心動力區貢獻司法力量的主題,洪山區法院多次召開座談會,主動征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業協會、商會、園區、高校、企業、律師代表等意見建議,開門納諫,開拓視野,凝聚合力。
3月23日,針對高校代表提出的司法需求,洪山區法院聯合武漢知識產權審判庭的審判團隊,攜手走進湖北洪山實驗室,幫助解決法律難題。華中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學校辦公室主任張金洲深表感謝:“法院主動上門走訪,一一解答我們遇到的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商標保護、科研成果轉化等法律難題,感謝法院幫助實驗室防范知識產權法律風險,護航科技創新發展。”
洪山區法院積極回應各方需求,研究制定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新十條”,提供“訂單式”服務。今年以來,由院庭領導組建7個司法服務組,走訪重點園區、項目、企業30余次,現場解答疑難問題,服務洪山“千家高企”行政區建設。推進“法院+高新園區”,助力打造高端產業集群,為武漢大學珞珈創新園區、融創智谷園區、青菱都市工業園區等提供司法咨詢、現場答疑,服務科技孵化器在孵企業發展。推進“法院+科研院所”,助力科技成果轉換,邀請科研院所、科創中心代表座談聽取意見建議,走進科研院所解答法律難題,協調專業人民陪審員事宜,助力洪山高科技農業產業發展。推進“法院+示范企業”,發揮創新引領作用,發放商標權、專利權等法律宣傳冊,幫助湖北省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森泰環保公司等轄區示范企業防范應對法律風險,以專業審判力量助力企業創新發展,營造科創企業發展“舒適圈”。
4月27日,洪山區法院將“法治加油站”開進武漢白沙洲大市場,把法律干貨送到商戶身邊。“別人找上門做生意,一來二去成了熟客,結果他拖欠貨款1萬多元,現在再也聯系不上咋辦?”一位從事蔬菜批發的劉老板進行咨詢,法官提示其從對方身份信息、欠款等證據入手,并告知起訴需要的材料和必要的程序。法官現場解答法律咨詢30余人次,發放風險防范宣傳單100余份,受到商戶們的熱烈歡迎。
洪山區法院積極推動綜治解紛前置,主動融入轄區基層社會治理,共調解成功案件6326件。加強多領域行業調解,引入湖北省證券期貨業協會、湖北省預拌混凝土協會等專業調解力量,實現多維糾紛化解專業化、高效化。加強多鏈條高效調解,創新“法院+調解+仲裁”工作思路,強化與武漢仲裁委員會對接,將進入訴前調解程序的糾紛移交仲裁,發揮仲裁便捷自治、保密高效的獨特優勢,2022年底以來,共移送28起涉企民商事糾紛,總標的額達560余萬元,為當事人節約訴訟費用8萬余元。加強多主體協同調解,健全 “法官工作室”“法官聯系點”運行機制,開展“法治夜校” “市場法治加油站”系列活動20余次,相關工作經驗被《學習強國》《新華網》《湖北日報》等媒體報道。
洪山區法院積極依托洪山區人才優勢、創新優勢、發展優勢,持續亮化全國司法文化品牌“大學之城?法官在線”、全國法院黨建創新優秀案例品牌 “法韻深深”讀書會,努力實現法院發展與區域發展的雙向奔赴。創新拓展院校共建路徑,服務洪山“大學+”發展戰略,與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等高校簽訂共建協議,與17所高校合作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建立實習法官助理機制,助力打造“洪山+大學”發展共同體。打造研究型學術型法院,促進區域文化繁榮,邀請專家授課和提供疑難案件法律咨詢,1篇文書入選第五屆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1案入選《人民法院案例選》。聯合省法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護航知識產權 服務創新發展”主題讀書活動,研學結合助力創新發展。精準對接法律需求,推動“大學之城”法治建設,開展“開學季”“畢業季”法律巡回課堂、“公眾開放日”旁聽庭審等活動共計30余場,提升高校法治教育和預防大學生犯罪成效,助力法治洪山建設。
8月10日,洪山區法院法官走進星創客創業之家,舉辦企業知識產權風險防控沙龍,結合法院審理的案件,就提高版權意識、審慎履行注意義務、明確合同條款內容等,向30余家企業講解風險防控建議,并發放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指引。
洪山區法院緊密圍繞洪山知識產權強區建設,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今年以來共審結知識產權案件1620件。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審理專業化,打造高學歷、年輕化、學習型審判團隊,實行繁簡分流機制、類案檢索機制,創新推出表格式調解書,高效批量化解知識產權矛盾糾紛。從雙方當事人決定參加調解,到參與法院主持的線上調解程序并最終簽字確認,最快僅需短短一二十分鐘。積極構建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協同化,與湖北省版權保護協會調解委員會、武漢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洪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簽署協同合作協議,設立知識產權審判巡回審判點,聘請武漢大學寧立志教授擔任知識產權審判首席專家,下好知產保護“一盤棋”。精準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前置化,前移司法陣線,通過發布典型案件和司法建議、案件巡回審理、編發證據規則指引及工作指引、開展糾紛調解培訓等方式,讓更多市場主體提升糾紛化解能力,為營造創新驅動的良好營商環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