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法院出臺訴訟服務十項便民舉措
網上立案,收到申請后兩個工作日內辦結;統一全市法院立案標準和必備材料清單;執行案款到賬后,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發還,當事人無須提供收款憑證……
12月23日,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武漢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了訴訟服務十項便民舉措。
提供標準便利的訴訟服務,是武漢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舉措之一。
“近年來,武漢法院立足審判職能,健全工作機制,深化探索創新,努力通過審判執行破難題、激活力,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武漢中院副院長李進說。
探索構建武漢“1+8”城市圈司法服務一體化機制、深化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武漢模式……作為全國最早參與營商環境評價工作的法院之一,武漢中院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對法院工作的新要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司法護航武漢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來謀劃,與中央、省委、市委、上級法院加強產權保護、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等工作深度融合,累計明確重點任務129項、完善工作制度57項。
執行工作長期以來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為破解執行難,武漢中院創設“一站式”執行事務區。
“事務區啟用一年多來,已辦理執行立案、約談、終本等事務5000多人次、線上查控財產近20億元,執行案件平均用時縮短了20多天。”武漢中院執行實施處處長喻英輝說。
規范高效的企業破產清算,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也是法院工作一大難題。
武漢中院建立破產管理人工作動態管理及負面清單制度,倒逼破產管理人增強責任意識和規范意識,提升辦理破產案件質量和效率;推進市區兩級建立常態化的府院聯動機制,設立破產援助專項資金,保障無產可破的企業破產程序的正常啟動。
武漢中院提供的數據顯示,5年來,該市兩級法院受理企業破產和公司強制清算案件年均增長率近50%。今年以來,兩級法院已受理企業破產和公司強制清算案件260件,較上年度增長103%。
在國家發改委2021年公布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武漢中院牽頭的“執行合同”“辦理破產”兩項指標進入全國標桿行列。
此外,武漢法院涉企司法案件經濟影響評估等4個項目入選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試點。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李進說,武漢法院將以更高站位、最嚴標準、更實舉措,努力讓法治成為營商環境更鮮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