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堅守
——記湖北省房縣法院門古人民法庭庭長余華禮
湖北法院網訊(作者:王銳 付迪 許滿 編審:程勇)在鄂西北房縣西南的茫茫大山中,有這樣一個人民法庭庭長,他扎根山區16個春秋,秉公辦案,執法如山,無怨無悔。他,就是房縣法院門古人民法庭庭長余華禮。
1992年9月,余華禮從事教育工作3年后考入房縣法院。1997年3月,他從縣院機關自愿到邊遠的門古人民法庭工作。該法庭轄2個鄉鎮,轄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人口僅4.5萬人,山大人稀,交通不便,條件十分艱苦。從剛來工作時的毛頭小伙,到如今的兩鬢露白,歲月見證了他的辛勤和汗水。16年的扎根基層,他從一個懵懂的書生,成長為曉知業務、精通工作的骨干。轄區的山山水水、溝溝壑壑他都了然于胸。1000多平方公里的每個村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和同事們時常穿梭于大山崎嶇的鄉間小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只為心中那個最樸實的理念——讓司法的陽光溫暖轄區的每一個老百姓。
剛柔有度秉公辦案
在案件處理中,余華禮擅長做群眾的調解工作。
去年4月,家住葉家河村的何某,在老板黃某的指揮下,給李某建房,不幸腳手架突然斷裂,何某從高空摔下,身受重傷。官司打到法庭后,老板黃某愿意賠付一部分錢,房主李某堅持認為自己沒有任何責任,不應賠償,在庭審過程中也氣勢洶洶。余華禮沒有簡單一判了之,而是耐心細致地給房主李某做工作,最后李某表示,就沖著法官的耐心,他愿意承擔賠償責任,并當即支付。此案最終調解結案,案結事了。
余華禮也不是一味做老好人,若有人向法律的高壓線上闖,他也是針鋒相對,堅決維護法律的尊嚴。
去年10月,余華禮正在督催一名被執行人陳某立即履行給付義務,陳某放狠話要挾余華禮說,你今天逼我,讓我無路可走,我就弄你全家,讓房縣法院也出名。余華禮面對陳某的囂張,沒有退縮,當即嚴正回應說,你要是不按照規定履行,我們堅決按照法律辦事。邪不壓正,我搞這個工作,只要秉公執法,就不怕打擊報復。
后在書記員的協助下,將陳某依法拘留。陳某則乖乖地履行了給付義務。
嫉惡如仇 執法如山
面對不同的案件,余華禮總是有不同的方法。
前年夏天,門古鎮胡家街村發生了一起棘手的事情。李某與其公公婆婆長年不和,而丈夫柯某又在外打工,無暇顧家。李某多次在家與公公婆婆吵架后,就拿自己一歲的兒子出氣,打自己的小孩,而其公公婆婆又不愿意撫養自己的孫子。村干部、派出所多次接到報案,都難以解決。如果拘留李某,她的小孩則無人照看。如果不對李某進行處罰,她會繼續虐待小孩,可能發生惡性事件。門古鎮綜治部門召開聯席會議,討論如何應對,余華禮當即表態,能夠完美處理此事。會后,余華禮找到李某及其公公婆婆,并當即打電話給李某的丈夫柯某說,李某的行為已經涉嫌構成了刑法上的虐待罪,并且小孩的爺爺、奶奶和父親均不愿意撫養小孩,如果柯某再不回家將自己的家庭矛盾處理好的話,我們將依法按照虐待罪追究李某的刑事責任,并且將小孩無監護人的情形報給民政局,然后讓社會領養。最后小孩的父親柯某第二天就趕車回家,將李某和兒子一同帶到打工地點。一起可能因家庭矛盾導致的惡性事件就此化解。
余華禮嫉惡如仇,更是有勇氣面對挑戰。
2009年7月,家住洪峪溝的熊某,因相鄰糾紛,將鄰居宋某打成輕傷。宋某自訴到法庭后,余華禮依法公開審理了此案,當庭達成調解協議,由熊某7日內賠付18000元給宋某。但是,熊某居然閉庭后就外出不歸,更不履行在法庭上達成的協議。余華禮向縣法院匯報后,簽發了逮捕令,并通過公安機關對熊某網上追逃。此后2年,每逢過年過節,余華禮都事先給受害人宋某囑咐,一旦熊某回家,哪怕大年三十,也堅決趕到。豈料熊某居然連續2年都不回家,網上追逃也沒有信息。甚至2011年秋,熊某獨生子結婚,大家都料到熊某必定回來,但熊某還是逃避。面對這種情況,余華禮加大執行力度,下定決心定將熊某繩之以法。在初步打聽到熊某在北京懷柔某汽車修理廠上班后,余華禮率法官干警入京,走訪了懷柔的公安機關和勞動部門,終于在某小修理廠找到了熊某。在被找到的那一刻,熊某驚訝地說不出話,在乖乖拿出賠償金及利息后,熊某才說,真沒想到法官這么下功夫。
執著堅守 無怨無悔
16年來,余華禮個人承辦的案件達1000多件,沒有一件發回重審、改判。他以真誠質樸的情懷為大山里的百姓化解了一個又一個糾紛,解開了一個又一個心結。
下功夫辦案,是源于內心對法律的信仰,而不是受利益的驅使。辦了數千件案子,余華禮從沒有收受當事人一分一文。
去年5月,家住月日灣的柯某,與同村陳某打架,到法庭打官司。案件審理過程中,柯某從家里拿來當年的毛尖茶2斤,說是讓法庭同志嘗一下春茶。余華禮當即拒絕,并表示案件會依法處理,讓柯某不要心急。
去年底,陳某回家后,法庭依法處理了此案。
諸如此類的案件還很多,但是談到工作業績,余華禮總是謙虛地說,這都是同志們互相配合的共同成績。然而談到家庭,他則是對女兒有著深深地愧疚,因為常年在法庭生活,只有節假日才能回家,所以不能輔導女兒的學習,也不能照顧家里的生活,女兒現在讀大學了,還對他多有抱怨。但是,他無怨無悔,總是說,山里總要有人奉獻,有人堅守吧。
如今,這種奉獻和堅守,已經化成了茫茫大山中群眾心中的一座豐碑,老百姓有事就找法庭,有事就找余庭長,這座豐碑已成為群山之中一道靚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