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讓監督工作“動真格、見真章、出實效”
——省法院舉行首屆特約監督員聘任儀式暨第一次全體會議
為進一步拓寬全省法院主動接受監督的渠道,促進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省法院于近日出臺《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工作辦法(試行)》,并經省人大、省政協、省委統戰部等單位推薦和省法院邀請,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社會團體、無黨派人士、專家學者、基層群眾中產生首屆31名特約監督員。12月19日,省法院舉辦首屆特約監督員聘任儀式暨第一次全體會議,省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為特約監督員頒發聘書并講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燕元沂,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夏志斌,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王鐵民出席會議并講話。
聘任儀式上,特約監督員在發言中一致表示,將不負重托、認真履職,努力當好法院工作的監督員、社情民意的調查員、法治建設的宣傳員,共同推動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實現新發展。
省人大、省政協、省委統戰部領導分別講話,對省法院創新拓展接受監督機制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特約監督員發揮貼近基層優勢,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傳遞群眾呼聲,監督人民法院依法辦案,推動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希望全省法院進一步增強接受監督的意識,加強與特約監督員的經常性聯絡,主動向特約監督員征詢意見建議,邀請特約監督員參與法院相關活動,為特約監督員履職提供便利,并認真對待特約監督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將其真正轉化為加強和改進法院工作的動力源泉。
游勸榮院長在講話中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法院工作的省人大、省政協、省委統戰部和社會各界表示感謝。他指出,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重監督、強督查、嚴追責”是新時代的鮮明特征之一,要求人民法院必須進一步強化自覺接受各方監督的意識,習慣于在嚴格監督問責的條件下行使權力和開展工作,以監督促公正、立公信、樹形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突出強調要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近年來,隨著司法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人民法院各項工作持續向前發展,但與新時代的更高要求和人民群眾的多元司法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特別需要社會各界監督批評,促使我們不斷改進工作、提高司法水平。省法院出臺特約監督員制度,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發揚司法民主、促進司法公正的積極探索,通過發揮特約監督員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獨特優勢,能夠更好地傳遞人民群眾的心聲,監督人民法院依法公正行使審判權,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司法力量。
就全省法院進一步增強接受監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游勸榮院長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常態化、制度化地開展特約監督員工作。圍繞解決監督工作的“供給側”和“需求側”對接問題,主動加強與特約監督員的溝通聯絡,經常性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監督活動,為特約監督員履行職責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推動監督觸角延伸到審判執行、司法改革、隊伍建設一線,對法院工作實行全方位監督。二是要高度重視特約監督員的意見建議。充分尊重特約監督員的工作成果,對特約監督員通過充分調研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加強跟蹤督辦和反饋,抓好意見建議轉化采納和釋法說理工作,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借助監督員的智慧與力量共同破解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促進人民法院工作實現新的發展。三是要嚴格工作責任。全省法院系統要將特約監督員工作與本院、本部門工作深度融合,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并加強協調配合,細化目標任務,落實責任到人,保障特約監督員開展工作,推動形成動真格、見真章、出實效的良性互動格局,進一步營造法院風清氣正的司法環境。最后,游勸榮院長代表省法院黨組鄭重表態,將自覺接受監督,認真對待處理特約監督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努力推動特約監督員制度落地見效。
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田昌兵主持會議,省法院黨組成員、省紀委監委派駐省法院紀檢監察組組長李文濤宣讀聘任決定,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覃文萍通報全省法院工作情況,省法院領導班子成員、省法院有關內設機構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