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編輯部文章: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奮力推進新時代審判工作


唯有牢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式宣告勝利結束。抗日戰爭勝利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及中國、蘇聯等國家的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使發動侵略戰爭、雙手沾滿各國人民鮮血的罪魁禍首受到懲處,把戰爭罪犯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偉大的勝利,凝聚著民族的意志。在那場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中,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中流砥柱作用的支撐和引領下,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
歷經歲月的沉淀,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抗戰的重大意義: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華民族贏得了崇高的民族聲譽;這一偉大勝利,堅定了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自由、解放的意志,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征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匯聚起氣勢磅礴、不可戰勝的強大力量,孕育出偉大的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激勵我們克服艱難險阻、筑就復興偉業的精神動力。今天,我們之所以要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就是要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砥礪奮進的強大力量,以勇毅篤行的魄力和久久為功的韌勁,切實擔當起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人民法院的職責使命。
始終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以卓越的政治領導力和正確的戰略策略,指引著中國人民抗戰的前進方向,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這一中流砥柱作用成為奪取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關鍵。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要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人民法院作為黨領導下的國家審判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是根本政治原則、最大政治優勢,必須時刻牢記、堅定不移。我們要堅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綱”和“魂”,堅持不懈學深悟透做實,切實形成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不斷增強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的意識和能力。要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轉化成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切實抓好《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的貫徹落實,努力實現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點,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當今之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人民法院作為黨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方面負有特殊重大責任。我們要在黨的全面領導下,進一步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堅持把總體國家安全觀貫穿到審判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合力推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以嚴格公正司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以嚴格公正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飽含巨大的犧牲。時間最早、歷時最長、戰場最廣闊、損失犧牲最慘重……我們在以諸多之“最”寫下氣壯山河的抗日史詩,贏得民族尊嚴,贏得世界尊敬的同時,也得出了一個深刻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從歷史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銘記歷史教訓,更加深刻地理解“發展才是硬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并強調,“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自覺融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偉大實踐,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以嚴格公正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這是人民法院的職責所在。我們要牢記“國之大者”,增強大局觀念、全局觀念,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履職盡責,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跟進強化司法服務保障舉措,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提供有力司法服務。
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抗日戰爭期間,無數共產黨員為了保護人民挺身而出、慷慨赴死,用生命和熱血詮釋了“人民至上”的擔當,用無悔和真誠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牢記初心和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民生權益受到保障,公平正義得到維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厚植“人民至上”理念,堅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以“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的責任感,始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堅持以“如我在訴”意識辦好民生案,以求極致的精神做實定分止爭,持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更加高效和更加便捷的司法服務,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偉大的勝利,指引偉大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奮力推進新時代審判工作,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