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線法官】法潤古城,萬象更新 鐵打襄陽,再賦長歌
“湖北西北部,漢水中游,襄陽坐落于此。”古老城墻鐫刻歷史滄桑,悠悠漢水滋養城市肌理。這里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文人薈萃詩意之城。諸葛亮隱居隆中、孟浩然寄情山水、米芾揮灑墨香,“南船北馬、七省通衢”,歷史風云際會,共同鑄就了這座城市剛毅包容的文化底蘊。如今,襄陽經濟總量跨越6000億臺階,昂首邁入省域副中心新時代,司法力量正深度融入城市蝶變,守護民生煙火,激發創新活力。
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今日說法》、央視頻共同策劃推出的“走近一線法官”融媒體節目,第十站來到湖北襄陽,邀請觀眾和網友與中央廣電總臺主持人鄭新宇、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徐倩、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法院法官李磊一起,從“文旅煥新、知產護航、產業騰飛、基層善治”四個領域破題,解鎖“漢水法韻 蝶變襄陽”的成功密碼,感受襄陽法院的擔當作為。
本場節目在最高人民法院及湖北、北京、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東、河南、廣西、重慶、四川、云南、貴州、陜西、甘肅20個省區市法院官方新媒體賬號,央視頻、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網、光明網、法治網、中國法院網、中國審判網、中國青年報新媒體、農民日報新媒體、人民法治新媒體、法治中國廉政網視、騰訊新聞、搜狐、新京報新媒體、北京青年報壹現場、紅星新聞、封面新聞、看度新聞、湖北日報客戶端、極目新聞、荊楚網、長江云新聞客戶端、長法說法新媒體、漢水襄陽、云上襄州等30余家媒體平臺同步播出,央視頻APP注冊會員近20萬人在線觀看,抖音、快手、頭條、微信等平臺推介,全網在線觀看量超1000萬,網友好評如潮。
千年古城,活力澎湃。襄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住人口527.85萬人,擁有4000多處不可移動文物,2800年建城史孕育了楚文化、漢水文化和三國文化。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襄陽鐵、水、公、空交織,正奮力打造中西部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讓襄陽更加宜居宜業,守護好這座古城的煙火氣,是每一個襄陽法院人的使命責任。
在節目中,跟隨著主持人和法官們的介紹,觀眾和網友們與一線法官一起,從古隆中牌坊下的古今對話到鹿門山的詩意守護,見證司法擦亮文旅金名片;漫步管家巷煙火街巷,體驗法治守護牛肉面、太平豆腐等老字號創新與鄉愁;深入現代化工廠車間,探索司法盤活產業棋局的智慧;走進伙牌法庭田間地頭和漢江碼頭市井生活,感受基層善治的溫情脈脈。網友紛紛留言:“一說起辦案就滔滔不絕,專業素養真牛!襄陽法院棒棒噠!”“法治讓古城新生”。
文旅煥新需司法護航。古隆中景區,法官與“諸葛亮”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講述法院如何高效調處涉旅糾紛,讓游客安心暢游。鹿門山浩然詩院,法官與“孟浩然”互動,展示司法保護文化遺產、守護青山綠水新作為新成效。網友評論:“司法守護文旅,襄陽更美了!”
知產護航促創新活力。管家巷街區,法官走街串戶,講述法院如何保護“襄陽牛肉面”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太平豆腐等“老字號”;探索“簡案快辦”機制,護航非遺技藝和電商發展。網友評論:“知識產權保護牛”“法院讓老字號新生”。
產業騰飛靠法治引擎。在高新技術開發區,法官帶觀眾參觀現代化工廠,講述跨省執行案例,通過異地協作,實現企業和解、雙贏多贏;激活府院聯動機制,盤活閑置土地,引入新能源項目投資,司法助力產業轉型,經驗在全省推廣。全國人大代表劉長來點贊:“司法護航讓企業敢闖敢干!”
基層善治揚“楓橋經驗”。在伙牌法庭,庭長和年輕的法官助理分享“共享法庭+合作社”模式,將涉農糾紛全部化解在訴前,實現“矛盾不出村不出鎮、糾紛不上交”。在漢江碼頭,法官講述一起通過溫情調解,讓七子女達成協議,九旬老太安享晚年的弘揚孝道故事。
網友贊道:“基層法官真貼心”“這檔節目做的非常好!主持人和法官們把襄陽的文化底蘊和風景美食完美的同法制教育結合起來,讓人受教啊,不錯不錯,必須點贊喲!”
“法潤古城,萬象更新;鐵打襄陽,再賦長歌。”節目的最后,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鄒磊向網友們分享了襄陽法院人的司法為民初心。法院始終與城市發展同向、與群眾期盼同頻,以忠誠履職激活產業引擎,以溫情司法繪就基層楓景。未來,襄陽法院將錨定“中西部非省會城市高質量發展龍頭”目標,深化司法改革,鍛造過硬鐵軍,為千年古城蝶變注入不竭法治動力。
襄陽法院以法為墨,以心為筆,在文旅、知產、產業、基層的壯闊畫卷上,奮力書寫公平正義的時代篇章。漢水奔流,司法護航,襄陽這座古城正展翼騰飛,邁向更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