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中院十個重點項目 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黨史學習教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活動開展以來,漢江中院聚焦轄區人民群眾反映的共性需求,立足法院審判執行工作實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調研并制定《湖北省漢江中級人民法院“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確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十個重點項目,由院領導帶頭領辦,落實責任部門具體承辦。
漢江中院重點圍繞省法院“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升年”“基層基礎建設年”、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執行規范化建設、黨員下沉社區服務居民辦實事等重點項目,分別從人民群眾最緊迫、最需要、最關注的實際困難出發,積極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辦實事成果切實服務于轄區經濟社會發展。
項目一:落實“長江大保護”,保障人民群眾環境權益
著眼“共抓大保護”,推動省內沿漢江流域6家中院及武漢海事法院,共同簽署《漢江流域(湖北段)環境資源審判司法協作框架協議》,開啟信息共享、資源互通、跨域協同的環境保護新模式,為守護人民群眾生態福祉構筑起鞏固的司法屏障。
項目二:打擊毒品犯罪,規范涉毒案件辦理
協調轄區打擊毒品犯罪工作,組織轄區政法各部門認真研判預防和打擊毒品犯罪工作形勢。規范轄區行政機關辦理涉毒案件程序,嚴格收集固定證據,依法保障涉毒案件人群人權。
項目三:開展司法便民服務
調研轄區訴訟服務中心等司法服務前哨陣地,加強漢江法院人民法庭建設部署和跟蹤督導,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溫馨舒適的辦事場所和高效便捷的訴訟服務。
項目四:化解群眾“急難愁盼”信訪舉報
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疑難問題,抓好涉法涉訴信訪舉報處置,以構建漢江兩級法院紀檢監察一體化為抓手,優化整合力量,充分發揮紀檢監察部門處理檢舉控告在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中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化解群眾“急難愁盼”信訪舉報。積極協調舉報所涉相關部門,分類施策,穩妥化解,解釋信訪舉報人疑慮并及時糾正案件瑕疵,推動問題解決。
項目五:“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項執行活動
積極通過規范有力的執行行為及時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將一批難以推進的涉民生案件、涉金融案件、涉拖欠民營企業債務案件、涉職務犯罪財產案件、涉黑惡財產案件進行強制執行,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項目六:完善漢江法院訴訟費網上繳退功能
完善漢江各級法院訴訟費網上繳退功能,解決訴訟費繳退流程繁瑣問題,實現訴訟當事人當場繳費、當場開票、網上自動退費,讓群眾最多跑一次,避免訴訟當事人在法院和銀行往返跑路,避免應退費用在法院賬戶長期掛賬積壓問題。
項目七:完善漢江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大力推進漢江法院“一站式”建設,在訴訟服務中心大廳設立導訴、立案、審判服務、信訪接待、集中送達等多功能區。運用掌上移動微法院,構建“多渠道、一站式、綜合性”訴訟服務體系,提供在線咨詢、在線調解、電子送達等便民服務。針對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訴訟案件,優先立案、優先調解,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項目八:持續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解答企業在設立、經營、管理、用工、融資、矛盾糾紛化解等過程中需要注意防范的法律風險問題,幫助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們防范法律風險、依法保障自身權利,營造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增加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制定服務轄區民營企業的工作舉措,將轄區108家企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服務對象,并制作企業服務名錄,在各轄區選取1家企業掛牌成立“企業解憂室”等服務民營企業聯系點。
項目九:全面推行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
在立案、保全、審理、執行、司法公開和審限管理等各環節對涉案企業生產經營可能受到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選擇恰當的審判執行時機和司法手段方式,并作出有效防范和處置,努力把司法對涉案企業的生產經營影響降到最低。
項目十:“對癥下藥”解社區難題
結合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常態化工作,為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構建黨建引領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幫助社區居民進一步增強知法、懂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形成遇到事情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習慣,為建設幸福平安和諧美麗社區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