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在普法 讓庭審現場成為法治課堂
為一步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推動憲法全面實施,湖北各級法院廣泛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組織庭審觀摩,“零距離”旁聽庭審,“面對面”以案釋法,讓庭審現場成為法治課堂。
宜昌中院開展旁聽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庭審活動
11月25日上午,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宜昌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共60余人旁聽了被告人劉某、任某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的一審庭審。
隨著審判長敲響法槌,庭審正式開始。公訴機關指控自2021年5月起,被告人任某與劉某合謀,通過由劉某在禁漁區使用“地籠網”捕撈小河蝦,任某出資收購的方式,進行非法捕撈水產品的違法犯罪活動。庭審中,審判長通過規范、嚴謹的庭審程序和通俗易懂的法言法語,組織控辯雙方進行了充分地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審理過程緊張有序。法庭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相關法律規定,在充分考慮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當庭宣判。在場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審理全過程,牢固樹立了堅持學法守法,遠離違法犯罪的意識。
庭審結束后,宜昌中院未成年人綜合審判庭庭長與案件公訴人、合議庭成員一道,以“強化法治宣傳,預防青少年犯罪”為主題,給在場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法官、檢察官們結合前案中被告人法律知識缺乏、法律意識淡薄以致違法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事例,警醒學生增強法治觀念,規范自身行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同時,指出憲法為國家根本大法,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青少年沐浴在法治的陽光下,更應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紀守法,將憲法信仰根植內心。
活動中,同學們積極參與互動,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與法官、檢察官們交流,并紛紛表示此次學習受益匪淺,將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憲法法律的堅定捍衛者、忠實踐行者和積極宣傳者。
荊州中院公開審理一起征收補償決定案
近日,荊州中院行政庭依法公開開庭審理原告鄭某訴被告沙市區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補償決定一案。全市280多家單位、7000多名工作人員通過中國庭審公開網在線集中觀看了庭審直播,荊州市稅務系統30余名執法人員在現場旁聽了庭審。
該案系因原告鄭某認為被告于2021年7月13日作出的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違法,房屋補償價格過低,請求法院撤銷該房屋征收補償決定而引發的行政糾紛。被告荊州市沙市區人民政府認為基于生效的房屋征收決定而依法作出房屋征收補償決定,符合法律規定,保障了原告的利益。該案庭審持續近兩小時,通過原被告雙方舉證質證及法庭詢問,案件的基本事實已經清楚,通過法庭辯論、最后陳述等環節,原被告雙方圍繞征收補償決定是否合法、是否應當撤銷充分發表了意見。根據法律規定,合議庭將在庭后先行調解,實質化解行政爭議;如果調解不成功,合議庭將認真合議,擇期宣判。
此次庭審直播活動通過具體的房屋征收案例讓工作人員切實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強化和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樊城區法院組織行政案件庭審觀摩活動
11月30日上午,襄陽市樊城區法院組織行政案件庭審觀摩活動,通過以案釋法,進一步弘揚憲法和法治精神,樊城區部分行政單位負責人旁聽了此次庭審。
2021年7月28日,襄陽市生態環境局以排放水污染物、逃避監管為由向某混凝土公司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作出罰款30萬元、責令改正等處罰。混凝土公司不服該處罰決定,遂向樊城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上午9點,隨著莊嚴的法槌落下,庭審正式開始。庭審中,案件原、被告雙方就爭議焦點問題進行質證、辯論,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在審判長的主持下,整個過程井然有序。
法庭辯論環節后,審判長通過對案件事實的分析,向襄陽市生態環境局有針對性地提出司法建議,該局負責人聽取了法官建議后,當庭表示后續會逐步落實整改措施。該案將擇期宣判。
旁聽人員直觀感受了案件審理、辯論的過程,大家對此次庭審程序、審判作風等給予了充分肯定。樊城區司法局副局長表示:“今天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公開課,很受教育和啟發。通過旁聽,對行政訴訟的審理程序有了更直觀的感受,也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法治觀念,幫助我們樹牢法治思維,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