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隨州中院民二庭法官送捐贈款到扶貧對象家中(照片由作者提供)
在隨州中院,有一個年青的集體——民二庭。該庭8名干警,平均年齡32歲。他們4年來審理一、二審民商事案件和破產案件650多件,受案標的額近6億元,為公民、法人及其它組織挽回經濟損失4億余元。他們連續3年被該院評為先進單位,2003年被評為隨州市政法委授予“全市政法系統十佳單位”,2004年被隨州市團委授予“隨州市青年文明號”,2005年初,又被省高級法院、省團委授予“全省青年文明號”光榮稱號。這支年輕的審判隊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司法為民,用青春和汗水譜寫著對法律的忠誠。
規范管理,發揮制度在提高素質上的激勵作用
該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五項制度:《崗位職責制度》,對庭長、審判員、書記員和內勤的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審判工作管理制度》,對案件的受理、交辦、審理、質量、審限、收費以及裁判文書質量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政治業務學習制度》,除了規定學習紀律和學習內容外,把每月第一個星期六上午作為本庭業務學習日;《作風紀律廉政制度》,實行差錯扣分制,對干警工作考勤、學習考勤、遵紀守法、廉潔辦案 、案件質量、審判時限、案卷材料、文書質量、法制宣傳、臨時事務等方面的工作實行差錯扣分,并與經濟處罰和年終評先掛鉤;《糾風制亂制度》,要求干警自覺做到“三不接受”,嚴格實行“七個禁止”,每日上班兩次簽到制,不準遲到、早退、曠工。
通過上述制度的貫徹落實,全庭干警工作作風更加端正,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明顯增強,全庭形成一種“爭、趕、比、超”的良好競爭氛圍,副庭長王迅撰寫的論文《民事訴訟庭前證據交換》在省法院系統論文中獲三等獎,撰寫的論文《民事訴訟庭前準備會議制度的建議》在全市法院民商事審判論文交流中獲一等獎;審判員楊亙在民商事審判文書比賽中喜得第一名;書記員劉瑩在全市法院系統職業道德演講賽輕取桂冠;書記員朱壯志在全院廉政知識考試中高居榜首。
嚴格執法,發揮法律在服務大局上的裁判作用
該庭嚴格貫徹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關于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的若干規定》,將依法可以公開的全部審判活動向當事人和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并注重在審判中宣傳法律,展示法律威嚴。為了防止超期案件的產生,該庭對案件審理進度進行登記,并在每月的庭務會上公布,做到人人心中有數。通過嚴格的管理,審限意識已根植于審判人員的頭腦中,干警們在保證質量和公正的前提下,用足法律,想方設法早結案。三年來,該庭無一件超審限案件,案件公開開庭率達到98%,受到當事人的廣泛贊揚。
2001年初,在治理發展環境、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專項活動中,該庭主動向全市39家企業發出公開信,向企業承諾積極提供法律服務,接受各界監督,配合全市企業改制。他們多次為全市企業改制操作上專題課,提供法律幫助。通過授課,使企業的領導們懂得如何改制;如何進行破產還債,如何依法清欠,通過淘汰落后生產資料,實現資源重組。還專門邀請了工行等七家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召開“防范金融風險”座談會,維護金融安全。在審理鐵樹集團公司破產一案中,該公司幾十名內退職工到隨州市中院上訪,要起訴鐵樹集團公司破產清算組,以解決其退休養老金、醫療保險金等福利待遇問題,并聲稱如七日內不答復,他們將組織人員到省里上訪。當時正值春節前夕,如不及時平息,勢必出現嚴重問題,時間緊迫。他們隨即派出三名審判員,主動到鐵樹集團召開職工代表座談會,聽取他們對鐵樹集團公司進入程序后的意見及想法,并一一答復職工們提出的問題,并就企業破產的有法規、政策問題向職工們講解。通過座談,職工們放棄了到省里去上訪的想法,表示有問題在隨州市內按法律程序辦理,從而使一起有可能嚴重影響穩定的事件苗頭得以化解。
廉潔奉公,發揮自律在日常工作上的模范作用
“打鐵先要自身硬”。他們從庭內推選出一名作風過過硬、敢于直言的干警為廉政監督員,監督大家是否有不廉潔行為,是否可能枉法裁判,還建立了廉政信息簿,每個星期各自主動記上案件的來人說情和法官送禮及自己是否有不法行為,并在季度廉政情況分析會上通報。通過自我監督和互相監督,干警們自覺做到送禮不收、吃請不去。一次,該庭在辦理一起復雜的人身損害賠償案時,當事人的朋友將數百元的購物券放在該庭審判員夏洪建的辦公桌上就走,夏洪建當即叫回送禮人,責令收回購物券,并對其進行了嚴肅批評。
每年該庭均有數名干警派出學習,人手緊張,但全庭干警不叫困難,任勞任怨,自我加壓,盡力向內挖潛,默默的奉獻在審判第一線。審判員程三國父親因病住院近二個月,但他一直瞞著大家,經常將案卷帶回家加班審閱,未叫過一聲累,未請過一天假,審判員揭祥因病復發,醫生建議他住院治療,但他考慮到庭內人手不夠,堅持到崗,每天晚上才打針消炎,未耽擱一天工作。書記員朱壯志因車禍造成手指粉碎性骨折,在得知庭內人手不夠的情況下,手纏繃帶提前上班,承接了庭內所有案件的記錄和內勤事務,但領導勸他回去休息,他笑笑說:“我的左手受傷,右手 照樣能用呀!”由于缺少休息,他受傷的手指發生輕微畸變,只好又住院治療。
關注公益,發揮愛心在服務社會上的援助作用
他們時時不忘“伸出一雙手,奉獻一片心”,為公益事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他們先后多次開青少年維權示范庭,組織大、中專學生旁聽,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觀念,增強青少年的自我防范和保護能力,深受同學們的歡迎。2004年,全市A、O型血源告急,血站發出緊急通知。該庭二名干警主動到血站各獻了400cc血。幾年來,他們先后有7名干警參加了義務獻血活動。他們經常向貧困山區和災區群眾捐款捐物。4年來,他們共捐獻衣物60余件,現金3000多元。他們還長期定點幫助1名失學兒童,為其送衣服、學習用品,使其重返校園。當他們得知中院扶貧點---廣水市蔡河鎮大廟村有一家庭特別貧困,有兩個子女因交不起學費即將綴學時,他們當即跋涉近100公里來到該家時,一進門,看到的情形讓他們百感交集:三間土砌瓦蓋的破舊房屋,孤靈靈地座在貧瘠的黃土崗上。不經裝飾泥墻的縫隙,足以塞進指頭。經久的使用,將稀疏的幾件木家俱磨得賊亮。毛皴皴的墻壁,張貼整齊的學生獎狀分外耀眼。當家長接過他們捐贈的1000多元現金時,堅強的漢子淚流滿面,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隨州中院民二庭的法官們,就是這樣在平凡的工作中譜寫著一曲曲爭創“青年文明號”的贊歌。
作者單位:隨州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