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學“楓”景 咸寧法院人民法庭庭長示范班在浙江舉行
△圖為咸寧法院人民法庭庭長示范班開班典禮
“這一周來到‘楓橋經驗’的發源地,朝著有志氣、有底氣、有銳氣、有正氣的方向努力。”
“課程貼合法庭實際,一周的充電賦能,止渴更解渴。”
“通過這次人民法庭庭長示范班,我看到了前輩們和小伙伴身上閃耀的光芒,感受到了本領恐慌。”
……
△圖為參訓學員
5月26日開班,歷時一周的咸寧法院第三期人民法庭庭長示范班圓滿結業。來自咸寧市6個基層法院分管人民法庭工作的院領導、人民法庭庭長、“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人員及對口幫扶援建的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人民法院的相關負責同志共55人,齊聚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參加培訓。
一起來看看培訓內容!
“對味”,在多元“熏陶”中成
開展點單培訓,讓“食材”更對味。為辦好本期庭長示范班,咸寧中院認真制定培訓方案,廣泛征求各人民法庭意見建議,確定了以政治理論、法學基礎、“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通用技能等四大門類為主的培訓構架,讓學員學起來更“對味”更“管用”。
強化學風要求,讓“佐料”更入味。本次培訓紀律嚴格、學風嚴謹,嚴格考勤和請假等各項制度。在開班式上,咸寧中院黨組成員、市紀委監委派駐院紀檢監察組組長羅恒要求,參訓學員要緊扣“為什么來這學”“怎么樣學”“如何學出實效”等方面,深刻領會咸寧中院黨組的意圖,嚴守培訓紀律,將此次示范班作為一次開闊眼界、對標對表、錘煉作風的學習之旅,推動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咸寧法院人民法庭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配強師資力量,讓“烹飪”更正味。本次庭長示范班既邀請了知名高校資深教授、浙江法院系統審判業務專家作授課輔導,還安排參訓學員到“楓橋經驗”發源地紹興諸暨進行現場教學,課程內容豐富,力求讓參訓學員學有所獲、學有所思、學有所用。
△圖為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博導周翠授課
△圖為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計翔翔授課

突出“政治辦班”。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郭棟以《匯聚堅定歷史自信、創造歷史偉業的磅礴力量》為題,深入淺出地講授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學員深刻領悟創新理論中蘊含的信念之堅、發展之力,淬煉政治品格、提升政治能力。
△圖為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郭棟授課
強化精神激勵。激發內生動力,凝聚奮進力量。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計翔翔圍繞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智慧等主題,鼓勵干警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在時代征程上綻放青春。浙江大學心理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張慧詳細講授了情緒管理和緩解壓力的有效辦法,勉勵干警科學管理情緒、保持陽光心態,將適度的壓力轉化為促進工作的動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投入“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
聚焦榜樣引領。學習榜樣精神,汲取奮進力量。諸暨市人民法院楓橋人民法庭庭長杜敏麗為學員們作“楓橋經驗”與“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專題授課,江山市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學者法官徐根才專題講授人民法庭與訴源治理工作,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五庭副庭長王雄飛圍繞民事審判前沿實務授之以漁。浙江法院系統的審判業務專家們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向學員們講授了精彩的課程,讓法庭庭長們在“追先進、趕先進”中找差距、明方向。
△圖為諸暨市人民法院楓橋人民法庭庭長杜敏麗授課
△圖為江山市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徐根才授課
△圖為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五庭副庭長王雄飛授課

齊心協力,引領“學”的浪潮。示范班以“能力提升”為重點,圍繞人民法庭“三服務”的立足點,組織咸寧法院同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法院參訓學員開展廣泛深入的研討交流,共同推動湖北咸寧、新疆溫泉兩地法院人民法庭工作高質量發展,創建更多具有咸寧特色、溫泉特色的“楓橋式人民法庭”。
△圖為干警在認真聽課
學學相長,收獲“思”的源泉。以全面展現綜合素能為著力點,圍繞所學課程和“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從“互學互鑒”中探究法院工作新思路。混編人員分組,學員與學員之間、學員與授課老師之間,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交流學習研討,共享調研成果,在觀點交鋒、思維碰撞中淬煉智慧火花,推動工作方法“破圈”而出。
數字賦能,激發“悟”的活力。以智能平臺高效協同為支撐點,在保證網絡安全、不互通內外網網絡的情況下,通過遠程投屏的方式,將法院專網環境“拉到”浙江大學,現場介紹演示“咸寧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平臺”。激勵學員主動運用信息化手段,積極參與“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和推進人民法庭審判管理現代化。
△圖為現場演示“咸寧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平臺”

從“自省”到“自勵”。引導全體學員敢于正視問題、刀刃向內,聚焦“自我革命”,圍繞“爭先進位、走在前列”目標,以“趕考未有窮期”的堅定,認真撰寫心得體會,深刻開展自我剖析,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努力做自我革命道路上的奮斗者,讓思想狀態、能力水平、工作作風適應時代發展。
從“一點”到“一面”。組織干警參觀紹興諸暨楓橋經驗紀念館,重溫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的“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層社會治理經驗,深刻感悟61年來“楓橋經驗”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歷程,激勵在場的法庭庭長們爭做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踐行者,形成“學一個、帶一片、促整體”的良好局面,促推“楓橋經驗”在湖北咸寧和新疆溫泉遍地開花。
△圖為干警參觀紹興諸暨楓橋經驗紀念館
從“踐行”到“篤行”。從“人民法庭主要類型案件的審判思路及調解技巧”到“民訴法的最新修改與解讀”,再到“民商事審判證據的試用與標準”,每一堂課程都為人民法庭庭長們提供了“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的思路和矛盾糾紛化解的方法。“‘楓橋經驗’的核心是實質化解矛盾,而化解矛盾不能簡單地‘抄作業’,需要及時反思和總結經驗。”在結業典禮上,新疆溫泉縣法院哈日布呼人民法庭庭長其其克等5位參訓學員分享學習心得。學員們紛紛表示,基層的矛盾糾紛各不相同,化解方法也千變萬化,要以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為契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把糾紛消弭在萌芽狀態。



△圖為干警分享學習心得
星光不負趕路人,時代眷顧奮楫者。咸寧法院人民法庭庭長示范班全體學員紛紛表示,今后將繼續在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在斗爭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本領才干,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再立新功,積極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努力為推動湖北咸寧、新疆溫泉的人民法庭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