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新“楓”景(42)| 橙子地里的“解放鞋”
綠樹陰濃夏日長,山間處處夏橙香。秭歸一年四季有鮮橙,是著名的“中國臍橙之鄉”,每年春夏之交,金燦燦的夏橙便掛滿枝頭,果香四溢。前兩天我跟隨著承辦法官化解了一起因夏橙買賣引發的糾紛,腦子里揮之不去的是被告曬得黝黑的背,是原告腳下那雙嶄新的解放鞋。
起因:一次買賣引紛爭
原告是外地的客商,被告是當地的橙農。在收購夏橙的過程中,現場選果時客商與橙農對夏橙的規格和質量存在爭議,雙方僵持不下,這筆買賣也因此不了了之。客商情急之下,遂一紙訴狀訴至法院要求賠償違約損失。
橙子的事兒交給橙子法庭。承辦法官經過溝通發現雙方對于這筆買賣都存在誤會,為避免造成“雙輸”局面,承辦法官第一時間跟當地治調主任聯系,希望能夠組織大家面對面坐在一起把矛盾說開。
經過:圍坐院落訴衷腸
傍晚,沒有熱辣的日光,正是勞作的黃金時間。我們順著軌道車車軌在陡峭的橙林中跋涉,抵達橙農家時,夜色已慢慢攤開,橙農從田間勞作回家,他黝黑的背上背簍留下的勒痕清晰可見。
大家在院壩圍坐一圈,一場“家門口”的調解正式開始了。
“我之前跟橙農在微信里說的好好的,結果被告說話不算話,導致貨沒有收滿,我受到的損失被告必須賠償。”客商憤憤不平地說。
“當時客商選果跟微信上約定的果子標準不一致,才造成現在的局面。我若不是誠心出賣,也不會提前幾天雇請采果隊,要知道橙子賣不出去,采果隊的工資和生活費我還得照付,我也吃虧啊……”橙農心有不甘地回應。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局面再次陷入僵局。與二人對接的柑橘代辦聽完陳述的爭議后,埋下頭,深嘆了一口氣。
結果:調解先行促雙贏
為實現客商與橙農的“雙贏”局面,也為保護好“秭歸臍橙”地理標志產品這一金字招牌,承辦法官決定開展“背對背調解”。
“老張,最近屋里橙子賣的咋樣了?現在背橙子的人工費多少?你們當時關于選果質量標準是怎么約定的?……雖說當初是因為選果質量問題產生了爭議,你自己也有損失,但畢竟你是違約方,法律上講了違約一方應賠償損失!”治調主任在屋內勸導橙農。
“你們從重慶過來收橙子,我們本地橙農很感激你們,秭歸臍橙有你們客商才能享譽全國。來時我們也看見了,山區的橙農種植臍橙也不容易,都是掙的辛苦錢。你們未簽訂買賣合同,對果品標準約定不明確造成了損失,雙方都難辭其咎。”屋外承辦法官耐心跟客商釋法說理。
天越來越黑,調解工作卻越來越明朗。從“相看兩厭”到“笑談行情”,從對違約金爭執不下到現場履行,一起臍橙買賣糾紛案件,在承辦法官與治調主任的聯合調解下,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議,并現場履行完畢。
夜色漸深,不覺已十點。在大家打開手電筒準備下山時,橙農從屋里拿出一雙嶄新的解放鞋遞給了客商,橙農笑著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看她穿高跟鞋走山路,這大晚上的很不安全,穿解放鞋更方便些”。客商接過換好后,在歡聲笑語中大家一起摸索著下山的路。路上,看著江岸兩邊橘樹的倒影,撫著江上清風,馥郁的橙香從四周飄來,我想著橙農滿足的笑容,想著那雙“解放鞋”,那一刻深切體會到了“橙子法庭”所賦予我們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