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三级视频,中文一区一区三区高中清不卡免费,在线手机中文字幕,五月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法護長江 湖北法院在行動

發布時間:2021-04-28  訪問次數:2230

滾滾長江,浩蕩東流,千百年來它用那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水滋養著湖北這片土地,養育著這片土地上的萬千生靈。那騰空跳躍的金絲猴、永遠帶著笑臉在水中嬉戲的江豚、古老而蒼勁挺拔的冷杉……構成了一片和諧的自然美景。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問題也開始顯現。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他注視著波濤涌動的壯美長江,殷殷囑托:“我講過‘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治好‘長江病’,要科學運用中醫整體觀,追根溯源、診斷病因、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3年來,湖北法院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叮囑,切實增強服務和保障長江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堅決扛起守護綠水青山的司法擔當,為長江大保護貢獻湖北司法力量。

小天鵝在梁子湖中暢游

因地制宜,重點布局,構建長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格局

改革完善環境資源案件管轄制度是環境資源司法改革和工作機制專門化的重要內容。湖北法院結合涉長江生態保護案件實際,2014年率先在武漢、宜昌、十堰、漢江中級法院和武漢海事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專門審理環境資源案件。之后,湖北法院繼續加大環境資源審判庭的建設力度,先后出臺《關于環境資源審判模式與管轄設置方案的意見(試行)》、《關于確定環境資源審判庭職責范圍的暫行規定》、《關于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專門化建設的通知》等一系列規定。隨著今年2月,丹江口、赤壁、洪湖等10個重要生態環境保護區被省編辦同意加掛設立生態環境保護法庭,湖北法院以省高院環境資源審判庭為“1”,武漢、宜昌等5個中級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為“5”,丹江口等10個重要生態環境保護區法院生態環境保護法庭為“10”,全省設立的專門環境保護合議庭和綜合審判團隊為“N”的“1+5+10+N”的環境資源專門化審判體系正式形成。該審判體系的形成對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實現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歸口審理具有重要意義。

1月18日,湖北高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

3月11日,丹江口市法院生態環境保護法庭舉行揭牌儀式

協作聯動,多元共治,開啟長江生態司法保護新篇章

長江保護法實施之際,湖北高院與13家司法、行政執法機關簽訂《關于貫徹實施長江保護法 構建長江流域(湖北段)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司法協調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凝聚長江大保護行政執法與司法合力。湖北高院還積極加強與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等相關部門的協作聯動。與省檢察院聯合會簽《關于辦理公益訴訟案件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建立了公益訴訟案件辦理的定時、定人、定范圍的“三定”通報制度;與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通知》,建立了違法犯罪線索通報、重大案件溝通協調、工作情況聯席會議等制度;與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航務管理局、長航公安局共同簽署的《關于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協調聯動共同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若干意見》,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執法與司法審判保障的協調聯動協作機制。自2018年以來,為促進我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和環境公益訴訟資金的有效管理,湖北高院還積極與省直有關十多個部門溝通并多次座談磋商,推動了《湖北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制定實施。

湖北高院與湖南高院聯合召開環洞庭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協作會議

湖北高院為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保障,還積極推動構建長江經濟帶區域環境資源司法協同互動機制。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統籌指導下,湖北高院與長江經濟帶其他省市以及青海省共同簽署《長江經濟帶11+1省市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與河南、陜西高院簽署《關于環丹江口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與湖南高院聯合召開環洞庭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協作會議,并簽署《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環洞庭湖環境資源審判司法聯動協作框架協議》。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法院、丹江口法院、鄖西縣法院與河南、陜西的相關基層法院還共同制定出臺了《關于建立司法聯動機制協同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鄂豫陜三省六法院為“一庫清水永續北送”共筑司法屏障。

審判護航,案例警示,傳播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新理念

2018年至2020年,湖北法院共審理涉長江一審刑事案件4648件、涉長江一審民事案件7662件、涉長江一審行政案件3241件,受理檢察機關及社會組織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820件,切實維護了生態環境公共利益,為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

應城法院首例以巡回審判方式審理的環資案件

但在發揮法院審判職能的同時,如何讓人民群眾從一件件案件一份份文件中受到教育和引導,從傳統觀念、生活習慣上轉變固有觀念,切實了解、理解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從而自覺成為環境保護的踐行者呢?全省法院結合各自地域特點,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庭審公開、裁判文書上網、媒體宣傳、發布典型案例等多種方式,宣傳長江生態保護的司法理念。如宜昌首例涉環境資源“三審合一”刑事案件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公開宣判時,邀請宜昌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案件進行報道;該院還在《人民法院報》《湖北日報》等多家權威媒體發表了《劍指長江流域環境污染湖北宜昌法院打響“環保立體戰”》《法治利劍護佑綠水青山》等專題報道。全省法院充分利用“6·5”環境日宣傳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湖北高院每年召開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湖北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2020年6月,在長江流域十年禁漁開啟之年和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湖北高院開展“推進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司法行動”,在長江邊公開宣判了5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現場采取增殖放流的方式放流93213尾成魚和幼魚修復長江水生態。當日,邀請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和湖北高院特邀監督員到場參加,專項活動被媒體廣泛報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立足公益,修復環境,保護長江水域資源

漢江中院在審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訴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化肥業有限公司環境污染責任民事公益訴訟案”中促成雙方達成調解,設立以社會公眾為受益人、金額為700萬元的生態環境保護慈善信托。民事案件中,各地法院積極運用“補種復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第三方治理”等責任承擔方式,做到懲治違法犯罪、修復生態環境、賠償經濟損失“一判三贏”,實現政治效果與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刑事案件中,積極推動生態環境修復措施的運用;行政案件中,注重通過司法約談、司法建議、司法聯動等途徑,積極支持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職。2020年9月,武漢海事法院環資庭與荊州市生態環境局荊州紀南生態文化旅游區分局共同設立湖北省首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修復基地”,打造一個融合巡回審判、科研實踐、法治教育、環保宣傳和生態修復于一體的多功能基地。

江夏區法院干警巡湖,保護梁子湖生態

以司法之力守護我們的母親河長江是全體湖北人民福祉之所系,更是這個偉大的新時代賦予我們人民法院的歷史使命。在湖北大地之上,無數法院人懷著對長江母親河的濃厚情感,在江河湖溪邊奔波,為了使長江水更青、更美而默默工作,如同點點星火,守護著這片土地,守護著潤澤這片土地的大江。

編輯: 柯學文 陸明
文章出處: 環資庭 宣傳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克什克腾旗| 治多县| 湖北省| 南溪县| 南康市| 寿光市| 延川县| 四子王旗| 洪江市| 大同县| 安西县| 张家界市| 类乌齐县| 安顺市| 金阳县| 扶余县| 榕江县| 海晏县| 衢州市| 阿克陶县| 吉安市| 浦县| 高台县| 五家渠市| 丹江口市| 徐闻县| 修水县| 义乌市| 秀山| 汾西县| 温州市| 宝坻区| 酒泉市| 四平市| 揭西县| 田东县| 灵武市| 菏泽市| 南投市| 贺兰县|